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內蒙古新聞

中新社內蒙古分社一行赴武川采訪調研

2022年09月23日 22:03   來源: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

圖為中新社內蒙古分社一行赴“郝區政府”原址采訪調研。 劉文華 攝

圖為天力木圖村黨支部書記趙永剛為趙永厚介紹馬鈴薯儲窖情況。 劉文華 攝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9月23日電 (記者 張瑋)23日,中國新聞社內蒙古分社一行赴武川采訪調研,走訪紅色教育基地,并參與勞動實踐活動。

  上午,一行人走進當年郝秀山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郝區政府”原址,深入了解抗戰時期大青山腳下的歷史故事。

  “郝區政府”地窩棚,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潮濕陰冷,是當年的老一輩革命家的住處。窩棚前的一塊巨石上刻著“郝區政府”。旅游局多次對“郝區政府”革命遺址進行修繕。2008年9月9日,上禿亥鄉后渠子村通往得勝溝鄉李齊溝村和后營子村的紅色旅游公路竣工通車。2011年,武川縣人民政府再次撥款對“郝區政府”革命遺址進行了修繕;2016年11月,武川縣委縣政府新建“郝區政府紀念館”。

  采訪調研期間,中新社內蒙古分社社長趙永厚與武川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哈達進行親切交談。

  哈達介紹,武川縣位于內蒙古中部,陰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2019年,武川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2020年,武川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1.2億元;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武川縣確定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旗縣。 

  趙永厚表示,中新社是中國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通訊社,是以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與中國有關系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通訊社。內蒙古分社成立于2012年,10年間,見證了武川燕麥走向國際、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產業與文旅融合構建鄉村美麗新畫卷……

  正值秋收時節,當日下午,內蒙古分社一行人來到位于武川縣城北13公里的天力木圖村,與農民共同撿土豆,進行沉浸式采訪。

  天力木圖村黨支部書記趙永剛介紹,該村轄7個自然村,轄區面積26.83平方公里,屬于典型的農牧業結合村,農牧業主導產業為馬鈴薯、莜麥種植和肉牛肉羊養殖。

  據了解,2021年,天力木圖村購買大型農機具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并建起馬鈴薯儲窖,實行養殖場股份運營制。

  2022年,該村的農機具配套進一步齊全,在全村推廣有機馬鈴薯種植全程托管;規劃部分耕地嘗試其他農作物種植,提高多樣性;養牛場規模擴大到100頭,打造種基地;建農副產品加工廠,綠色農副產品銷售渠道也初步建立。

  武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融媒體中心書記楊麗芳,武川縣委宣傳部文明辦主任賈慧敏陪同。(完)

編輯:張瑋
圖片新聞
  • 集大鐵路二標首榀箱梁成功架設
  • 通訊: 中國現代名城鄂爾多斯重塑形象 讓“平安”在這里觸手可及
  • 通訊:“嘎查書記”張冬林:建設科爾沁草原上的新農村
  • 內蒙古首屆“活體”昆蟲大型科普展開幕
  • 【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獨腿小伙”喬海兵:做一名無所畏懼的“孤勇者”
  • 通訊:臺青楊超閎行走黃河內蒙古段 :“這里的沙漠很拉風”
亚洲色久悠悠AV在线天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