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新聞

呼和浩特戰疫半月記:你見過凌晨四點鐘的呼和浩特嗎?

2022年03月03日 08:26   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2日電 題:呼和浩特戰疫半月記:你見過凌晨四點鐘的呼和浩特嗎?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你見過凌晨四點鐘的呼和浩特嗎?”

  倘若半月前,有人如此發問,相信當地民眾定會給出否定答案,但疫情之下,見過凌晨四點鐘呼和浩特的一線“抗疫英雄”可謂比比皆是,王林正是其中之一。

  疫情之下,這位58歲的“逆行者”于3月2日表示,“因為工作原因,見到凌晨四點鐘的呼和浩特,是經常的事,但能為抗疫出力,沒二話!

  王林的工作地點是呼和浩特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醫療處置車間,輪到他上晚班的時間,一般是夜間12點到次日早8點,而他所做的工作是,在偌大的車間中,將醫療垃圾通過消殺,然后按照操作規范流程進行高溫蒸汽滅菌無害化處置。

  “每次都很謹慎小心,生怕出現差錯,給疫情防控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蓖趿秩缡潜硎。

  呼和浩特本輪疫情自2月16日暴發,當地被迫按下暫停鍵;厮葸^往半月,這座城市留給外界的印記除了有種看不見的“安靜”外,其實“抗疫英雄”正在以“+1”的速度增長。

  同樣在呼和浩特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工作的王杰,是一名醫療垃圾運輸司機。

  “我們的工作流程是從閉環管理隔離酒店出來,到單位穿戴防護用品,然后兩人一班驅車到隔離酒店、封控區、定點醫院裝運醫療垃圾,然后再開車將這些垃圾送到單位醫療車間!

  王杰說:“裝卸醫療垃圾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彼稳,就像手里拿著瓷瓶,每次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現閃失。

  “每次裝卸醫療垃圾大致加起來需一個多小時,但這一個小時是最難熬的!辈贿^,王杰驚喜地發現,過去半月,這個城市中的“抗疫英雄”實在是太多了。

  盡管時間已至3月份,但春寒料峭仍是這座城市的“主節奏”,這無疑對抗疫一線人員帶來困難。

  在呼和浩特回民區一小區內,記者看到,約凌晨6點左右就有核酸檢測醫護人員提前到崗,在醫護人員身后則是查驗健康碼、掃身份證的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

  在寒風中身著大白的這些“抗疫英雄”表示,不敢吃、不敢喝、不敢上衛生間,“穿脫一次防護服太費勁,還是省省吧”。

  為御寒,他們將“暖寶貼”當作護身符,實在不行就以跺腳、搓手保暖,直到太陽升高后,這些動作才罷休。

  “抗疫英雄”也出現在可愛的“白衣天使”間。

  曾6次身處抗疫一線的頊雪蓮,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的護士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說,“當搶救起病人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忘了自己穿的防護服,等到整個搶救過程結束以后,才感覺渾身都濕透了,才想起這是一個傳染病的病房!

  在這座城市中,“抗疫英雄”也出現在社會各界的捐贈中。

  連日來,各大中小企業甚至一些學校,紛紛解囊相助疫情一線人員,送來他們亟需的電暖器、暖寶寶、方便面、飲用水,讓大家感受到抗疫有我,并不孤單。

  來自內蒙古僑聯的干部杜鵬說,疫情暴發以來,內蒙古僑聯從領導到環節干部、員工均主動捐款,頻獻愛心,“盡管金額不多,但匯集起來,也能為抗疫加油打氣!

  呼和浩特抗疫半月,“+1”的“抗疫英雄”還包括哪些迎風而站的警察、“逆行”的公交車司機、地鐵乘務人員、送檢測樣本的出租車司機,以及流調人員。

  “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

  相信在這些“抗疫英雄”的加持下,呼和浩特定能早日“康復”。(完)

編輯:張林虎
圖片新聞
  • 康巴什積極建設社區智能綜合服務平臺 深受市民好評
  • 鄂爾多斯駐村工作見成效:推動鄉村振興正當時
  • 滿洲里戰“疫”路上的巾幗擔當
  • 牢記囑托 逐夢前行--科右中旗開展烏蘭牧騎特別策劃活動
  • 劉桂清,張桂梅,兩個名字,一種精神
亚洲色久悠悠AV在线天天网